2006-11-20 作者: 來源:
2006年10月19日~23日,“長慶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決賽在湖南大學舉辦。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100餘件作品參加預賽,經過各大區及各省的分區預賽,其中82所高校的123項作品進入決賽。集美大學機械學院的參賽選手在決賽中表現優異,憑借“CAXA實體設計”設計的作品“新型多功能AC電動跑步機”榮獲:“長慶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三等獎。該設計作品根據企業的實際產品全部使用CAXA實體設計軟件進行設計,得到了大賽組委會、企業和學校的一致認可。
利用CAXA實體設計完成的“新型多功能AC電動跑步機”產品造型
產品宣傳圖 參賽選手和產品實物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是由教育部高教司發文舉辦的全國理工科大學生四大競賽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本屆大賽的主題為“健康與愛心”,麵向全國大學生,針對助殘、康複、健身、運動訓練等4大類機械,以自選題方式,開展機械產品的創新設計與製作。大賽由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全國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全國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湖南大學聯合承辦,定位於麵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於引導高等學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綜合設計能力和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吸引、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目前CAXA實體設計作為選修課在集美大學進行教學,每年集美大學有25個班級超過1000人學習CAXA實體設計,包括輪機工程學院(請見: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CAXA軟件應用案例)、機械工程學院、工程技術學院、誠毅學院等。
集美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以前部分老師都把PRO/E作為主要的培訓課程,但是該院陳祝平教授一直堅持使用CAXA實體設計進行教學。陳祝平教授表示目前很多老師在軟件教學時把學習軟件的操作作為教學目標,而自己更多的是在教學中啟發學生們運用CAXA實體設計軟件把專業知識更好的表現出來,這樣做出的作品更有說服力,更能幫助學生們在走向企業後具有開展工作的能力。陳教授在對比了CAXA和PRO/E的教學後談到,很多學生學了PRO/E十幾個課時,隻能做個簡單的杯子,而自己帶的學生很快就可以完成複雜裝配產品的造型,他對此感到非常驕傲,學生們學習CAXA實體設計軟件的熱情非常高漲,往往準備十幾個課時的內容,學生在頭兩節課就能掌握,很多學生說CAXA實體設計學習起來真是太容易了。
為了推動大學生熱愛專業,勇於創新,機械工程學院成立了由02,03和04級大學生組成的創新小組,形成創新梯隊。陳智德、廖文伯等6名學生在陳祝平教授和楊光老師的指導下,立足於CAXA實體設計創新軟件,自己動手設計並製造了“新型多功能AC電動跑步機”。該作品參加了2006年6月9日~11日在福州大學舉行的“新技術集成杯福建省第一屆大學生機械創新競賽”,在全省47件大學生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喜獲金獎第一名的好成績,被直接推薦參加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決賽。創新小組在集美大學校教務處大力支持和資助下,對原作品進行了更進一步的創新和優化,並在廈門捷勝機械廠協助下,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新產品試製,於2006年10月19日~23日遠征湖南,參加在湖南大學舉辦的“長慶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決賽,在全國82所高校的123項進入決賽的作品中,再次脫穎而出喜獲三等獎。同時,此參賽作品被福建省工程圖學會推薦,直接選送入京參加2006全國首屆三維數字建模大賽(該大賽由中國工程圖學學會與《CAD/CAM與製造業信息化》雜誌社聯合舉辦)。此外,作品還被集美大學校團委推薦參加“挑戰杯”創業大賽(2006全國首屆三維數字設計大賽成績目前未果,其結果將於本年度底公布。“挑戰杯”創業大賽正在校級進行。)
陳祝平教授說:“在係列競賽中,6名參賽學生得到了極大的難得的鍛煉,主要是對專業知識以及相關各課程之間的聯係,融會貫通和綜合應用,有了更深入更進一層樓的理解,提高了學專業愛專業的熱情。另一方麵,也著實提高了動手能力,增強了實踐才幹,拓寬了知識麵,提高了創新意識。難能可貴的是,同學們利用課堂所學到的專業知識,為生產第一線的產品研發提供了豐富的思路和具體途徑。例如,參賽作品得到了廈門康美嘉健身器材公司的讚賞,為創新設計的進一步產業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優泰,麥嘉隆等公司也先後表達了良好的願望,願與集美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資助集美大學的大學生參與各類相關的機電產品設計創新競賽,優先錄用集美大學機械製造與設計專業畢業生。”
參賽學生陳智德(02級)畢業後馬上被康美嘉健身器材公司優薪招聘,成為技術骨幹。該公司以及其它公司對集美大學機械工程學院03級畢業生也表達了招聘意向。還有不少企業,如立成鑫,捷勝,金海明,永勝等公司紛紛上門,願意與該院共建產學研基地。這些,客觀上反映了大學生創新參賽及其成才行為被社會的認可,以及對該院畢業生就業前景和集美大學聲譽的蒸蒸日上帶來的強烈正麵影響。